三峡大学在全国主要是本科一批招生,在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份均为本科一批录取。在已经合并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省份中,三峡大学实行本科批次招生。因此,一般认为三峡大学是一本大学。三峡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的,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23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
三峡大学2025年全国排名情况: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三峡大学位居第127名,名列2025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第53名,位列2025湖北省大学排名第12名。
2025武书连大学排名:三峡大学综合得分12.76分,较2024年稳步增长,位列全国第176名,连续三年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三。
学校规模
校园面积:占地3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686人,其中教授317人,副教授6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31人;有博士生导师223人,硕士生导师2039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专家40余人,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专家340余人,还聘请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科战略科学家。
学生规模: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489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019人。
学科建设
学位授权点: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重点学科:“十二五” 期间获批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十三五” 期间获批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十四五” 期间获批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三个一级学科被列为 “中国一流建设学科”。
教学建设
专业建设:学校共有22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
课程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省级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
教学成果:学校是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8%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是教育部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 高校。
科研实力
科研平台:建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三峡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方高校国家级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学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众多,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出版学术著作成果丰硕,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