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引发代表委员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从本期开始,我们刊发系列评论,以全面落实总书记要求,更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这些根本问题,为各环节、各领域、各方面更好立德树人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遵循。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以说,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各地各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立德树人落实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延伸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广大青年学子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为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立德”即培养崇高的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立德树人就是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道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必须发挥思政课的重要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引领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知识教育。只有空洞的价值观说教,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此外,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非常必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
把立德树人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让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立德树人教育资源,解决好各学科体系相互配合的问题;要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教材建设,并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特别重视各地各校党委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航之年。在这种形势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聚力培根铸魂,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各领域、各方面,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